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中给煤机故障诊断的技术要求、方法及煤仓自动疏松装置的设计、功能和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给煤机及其配套煤仓的运行维护与技术管理。
Title:Fault Diagnosis of Feeder and Automatic Loosening Device for Coal Bunk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337-2010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中的给煤机及其相关设备的设计、安装和运行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给煤机作为燃煤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效率和稳定性。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给煤机常因煤质变化、机械磨损或控制系统故障等问题而出现各种故障。因此,DLT 337-2010特别强调了对给煤机故障的诊断方法以及煤仓自动疏松装置的应用。
给煤机故障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手段。首先,通过振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给煤机内部部件的异常振动情况,例如轴承损坏或传动系统失衡。其次,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控关键部位的温度变化,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过热现象。此外,借助于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如频谱分析和时域分析,可以更精确地定位故障源。
煤仓是存储煤炭的重要设施,但由于煤炭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容易在煤仓内形成架桥或压实现象,从而影响给煤机的供煤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DLT 337-2010推荐使用煤仓自动疏松装置。这类装置通常包括空气炮、振动器等设备,能够有效破坏煤仓内的结块结构,确保煤炭顺畅流动。
例如,在某火力发电厂的实际应用中,安装了煤仓自动疏松装置后,煤仓堵塞率降低了约40%,同时减少了人工清理的时间和成本,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DLT 337-2010不仅为给煤机的维护提供了指导原则,还推动了煤仓自动疏松装置的技术进步。通过科学的故障诊断方法和高效的疏松装置,可以有效提升火力发电厂的整体运行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