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石墨负极材料的回收及修复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石墨负极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Title:Recycling and Restoration of Graphite Anode from Lithium-ion Battery Recyc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Y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XYXCLM 0002-2022《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新版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回收及修复石墨负极”的技术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特别是在石墨负极材料的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两个方面的具体操作上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
例如,在物理修复过程中,新版标准强调了对于石墨颗粒尺寸分布的控制,要求通过筛分等手段确保颗粒大小符合特定范围,以提高后续处理效率。具体来说,标准规定了最小粒径不得低于5微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75微米,并且需要保证80%以上的颗粒直径集中在20至50微米之间。这样的规定旨在减少因颗粒过大导致的导电性能下降问题,同时避免过小颗粒带来的电解液消耗增加。
至于化学修复,则重点在于去除石墨表面残留物以及恢复其活性。新版标准指出,采用酸洗法时,应使用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在40℃条件下浸泡30分钟,并严格监控pH值变化,确保最终pH值稳定在6.5左右。此外,还必须检测修复后石墨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要求不低于95%,以此来验证修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执行标准,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行业对于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