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时空预测智能模型的数据要求,包括数据类型、质量、格式、采集方法及标注规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智能模型进行城市时空预测的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和服务。
Title:TZGCSC 004-2022 City Spatiotemporal Prediction Intelligent Model - Data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ZGCSC 004-2022《城市时空预测智能模型数据要求》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关于“时间分辨率”的规定。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时间分辨率的要求更加细化和严格,这对模型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以时间分辨率为例,旧版标准仅笼统地规定了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而新版则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要求。例如,在交通流量预测场景下,时间分辨率需达到15分钟;而在空气质量监测场景中,则要求为30分钟。这种变化反映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实际应用需求的变化,对数据精度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这一新要求,开发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就要确保设备具备足够的精度。这意味着可能需要升级现有的传感器或者调整其工作模式,以便能够按照新的时间分辨率收集数据。
其次,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对于不完整或异常的数据点要进行合理填补或修正。可以采用插值法、机器学习算法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的选择应当基于领域知识,并经过充分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在构建模型时也要考虑到时间分辨率的影响。比如,在特征工程环节,应该充分利用高频率的数据信息,设计出更能反映短期趋势变化的有效特征;同时,在评估模型性能时,则应使用与训练集一致的时间分辨率来进行测试,这样才能客观评价模型的真实表现。
通过以上方式,开发人员不仅能够遵守新版标准的规定,还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管理和决策支持等领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