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接口技术要求,包括功能需求、数据模型、通信协议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集成。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face betwee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Power Gri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5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之间的高效协同变得尤为重要。DLT 2274-2021《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接口技术规范》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两套系统的数据交互方式、接口设计原则以及实现方法,旨在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一、标准的核心内涵
DLT 2274-2021从数据模型、通信协议到接口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定义。其核心在于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准确获取GIS提供的电网拓扑信息,并将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实时数据反馈至GIS平台。这种双向的数据交换不仅提高了电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为故障诊断、负荷预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键子话题解析
数据模型是接口技术的核心部分。DLT 2274-2021提出了基于IEC 61970标准的CIM(公共信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了适用于配电自动化和GIS的具体属性。例如,新增了关于馈线段、变压器节点等设备类型的描述字段,使得系统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电网中的各类设施。
以某城市配电网为例,在实施DLT 2274-2021标准后,配电自动化系统成功接入了GIS平台。通过实时更新的电网拓扑图,调度员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定位受影响区域,并制定最优抢修方案。据统计,该城市的平均故障恢复时间缩短了约30%,显著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
尽管DLT 2274-2021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但在实际部署中仍面临一些难题。例如,不同厂商的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导致兼容性问题。对此,标准建议采用SOA(面向服务架构)来整合异构系统,同时推广RESTful API作为主流接口形式,以简化开发流程。
三、总结展望
DLT 2274-2021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配电自动化与GIS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该标准有望进一步演进,推动智能电网向更高层次迈进。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应用实践中,共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