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输变电回路可靠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输变电回路的可靠性评估与分析。
Title:Reliability Evaluation Regulations for Transmission and Substation Circ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为在遵循DLT 2030-2019《输变电回路可靠性评价规程》核心原则的前提下,提升灵活性并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以下提出10项弹性方案。
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数据采集周期,如将默认的固定周期改为动态周期,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工作负荷变化。
问题描述:现有评估体系中各设备状态指标权重固定。
解决方案:引入权重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对关键设备赋予更高权重,降低非关键设备的影响。
在故障分类上,可以进一步细分具体类型,例如将“外部因素”细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操作失误”,以便更精准地定位问题根源。
结合输变电系统的运行特点,增加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多维度评价指标,形成综合评分体系,促进全面优化。
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设备运行参数,减少定期巡检频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针对不同等级的突发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应急预案,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响应效率。
建立统一的员工培训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线上课程替代部分线下培训,节省时间和交通成本。
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分担部分检测任务,减轻企业内部压力,同时确保检测质量。
引入智能算法模型,辅助可靠性评价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输变电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