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6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指南旨在帮助用户理解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要求,解决常见的疑问和误解。
DLT 1936-2018 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标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与实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因网络安全威胁导致的运行事故。
根据 DLT 1936-2018,配电自动化系统应采取以下关键安全防护措施:
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的隔离是通过专用的单向隔离装置实现的。这种装置能够确保数据只能从管理信息大区流向生产控制大区,而不能反向流动,从而有效防止恶意攻击。
为防止非法访问,系统应实施以下措施:
数据加密的作用在于保护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即使数据被截获,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也无法解读其内容,从而避免数据泄露或篡改。
日志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记录系统的所有操作行为,包括登录、配置修改、数据传输等。这些日志可以用于事后分析,帮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或追踪攻击来源。
DLT 1936-2018 主要适用于电网企业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于其他类型的系统(如小型分布式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部分条款,但不一定完全适用。
应对新型网络安全威胁的关键在于:
发生安全事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是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需要定期评估。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以确保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始终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