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原则、预测流程、数据处理、预测方法及模型、结果分析与校核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工作,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lectric Load Foreca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技术规范TCSEE 0088-2018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数据处理和模型选择上有了显著改进。本文将聚焦于“数据预处理”这一关键环节,特别是新版标准中新增的异常数据识别与处理要求。
根据TCSEE 0088-2018的规定,在进行负荷预测之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全面审查。首先,应采用统计学方法检测数据中的异常点,如离群值。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利用箱线图结合Z分数法来识别这些异常值的重要性。具体操作时,可先绘制箱线图观察是否存在明显偏离的数据点,然后计算每个数据点的Z分数(即该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当Z分数超过设定阈值(通常为3)时,即可判定为异常值。
对于识别出的异常值,新版标准建议采取更为细致的处理策略。如果异常值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则应剔除;如果是由于特殊事件导致(例如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用电量激增),则需要依据历史同期数据或专家意见对其进行合理修正,而不是简单地删除。此外,还应记录下所有异常数据及其处理方式,以便后续分析时参考。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数据预处理流程,可以有效提升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例如,在某地区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对过去五年的电力负荷数据按照此方法进行了全面清理后发现,原本未注意到的一些季节性波动规律得以显现,从而使得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负荷变化趋势。这不仅提高了短期预测精度,也为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数据支持。
总之,《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技术规范》TCSEE 0088-2018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预处理技术,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电力负荷预测奠定了良好基础。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对于预测结果的关键影响,并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执行各项操作步骤,确保最终获得高质量的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