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独立型微电网的运行管理要求,包括运行模式、调度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独立型微电网的运行与管理。
Title: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lone Microgrid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为了在遵守DLT 1863-2018《独立型微电网运行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的运行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灵活性,以下提出10项弹性方案。
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微电网的负荷需求进行动态预测。这将有助于优化能源分配,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多种能源形式,制定灵活的调度策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能量供应情况,合理调整各能源的输出比例。
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在低电价时段存储更多能量,在高电价时段释放,以降低电费支出。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这样可以减少现场维护频率,提高运维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开发智能切换算法,当主电源中断时,快速启用备用电源,确保供电连续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计划。在电力紧张时,通过适当补偿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
简化分布式能源(如小型光伏系统)的接入流程,允许更多用户参与微电网建设,从而分摊建设和运营成本。
探索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交易平台,使微电网内的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进行能源交易,提高资源利用率。
将应急预案数字化,并通过模拟演练不断优化。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启动最优应对措施。
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其对新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微电网运行中的变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