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虎奶菇菌核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季节、菌种制备、菌核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虎奶菇菌核的栽培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iger Milk Mushroom Sclerot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XEFA 0001-2022虎奶菇菌核栽培技术规程》中关于“培养基配方”这一条文的解读
在TGXEFA 0001-2022版标准中,“培养基配方”的内容较之前版本有了显著调整。新版标准对培养基的组成成分、配比以及制备方法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
首先,在成分选择上,新版标准强调了使用新鲜且无污染的原料。例如,要求玉米芯应为当年收获的新鲜玉米芯,木屑则需选用未经过长时间存放的锯末。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原料的营养成分和物理特性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虎奶菇菌丝体的生长效率。
其次,新版标准对各成分的比例进行了优化。比如,玉米芯的比例由原来的40%-50%调整为30%-40%,而木屑的比例则从30%-40%提升至40%-50%。这种调整是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增加木屑比例可以更好地模拟虎奶菇自然生长环境中的基质条件,有助于菌丝体更均匀地分布和扩展。
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其他辅助材料的要求。如石灰粉的添加量被精确控制在1%-2%之间,并且要求其粒度小于0.5毫米。这主要是为了调节培养基的pH值,维持在一个适合虎奶菇菌丝生长的范围内。
在制备方法方面,新版标准特别指出,所有原料在混合前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预处理。具体操作包括将玉米芯粉碎至直径不超过1厘米,木屑过筛去除大颗粒杂质等。这些步骤不仅能够保证混合均匀性,还能有效避免因原料不均导致的局部营养不足或水分分布不均的问题。
通过以上改进,新版标准使得培养基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虎奶菇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按照新版标准配置的培养基,虎奶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出菇时间提前,产量也有所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培养基的配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