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中钛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中钛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rare earth ferrosilicon alloy and magnesium ferrosilicon alloy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其中钛元素的含量测定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GBT 16477.5-2010
标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被确立为一种高效、精确的检测手段。本文将围绕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应用优势进行详细探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技术的分析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高频感应线圈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激发样品中的元素,使其原子或离子跃迁至高能级,并在返回基态时释放特定波长的光子。通过检测这些特征光谱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目标元素的浓度。
按照GBT 16477.5-2010
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钛含量的操作流程如下:
在整个过程中,样品前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严格控制酸的种类、用量以及溶解时间等因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中钛含量测定的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此外,该方法已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验证,特别是在稀土材料的质量监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严格的标准化操作,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在GBT 16477.5-2010
标准中为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中钛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未来,随着仪器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方法优化,该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