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后进行中医干预的原则、方法及具体实施建议。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医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综合管理与康复指导。
Title:Guidelin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after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Stage I-III Colorectal Cancer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针对TCACM 1406-2022《Ⅰ-Ⅲ期结直肠癌西医常规治疗后中医干预指南》的新旧版本对比,本文聚焦于“中医干预时机”的变化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指南中,中医干预通常建议在西医治疗结束后开始。然而,新版指南明确提出,中医干预可以贯穿整个西医治疗过程,并且可以在西医治疗前就介入。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早期中医干预不仅能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身体对手术、化疗和放疗的耐受力。
例如,在手术前采用中药调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如气虚型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阴虚型则使用沙参麦冬汤等。同时,针灸疗法也被推荐用于缓解术前焦虑及疼痛管理。
化疗期间,中医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减轻恶心呕吐、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症状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半夏厚朴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恶心呕吐;黄连解毒汤配合维生素B族预防口腔溃疡;六味地黄丸联合生血宝颗粒改善骨髓抑制状况。
放疗阶段,则需注重保护胃肠道黏膜与肝脏功能。此时可考虑使用健脾养胃类中药如香砂六君子汤来维护消化系统健康;而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情况,柴胡疏肝散加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新版指南强调了将中医干预前置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现代医学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认可,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向。通过合理规划中医药在整个治疗周期中的角色定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从而实现更优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