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崩岗治理的技术要求、措施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崩岗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Collapse Gully Control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453.6-1996 是中国水土保持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之一,专门针对崩岗治理提出了科学、系统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崩岗是指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导致山地坡面发生塌陷、滑坡等现象,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安全。这一技术规范的出台为崩岗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崩岗治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恢复崩岗地区的生态平衡。根据规范的要求,崩岗治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短期修复与长期稳定并重。以下是崩岗治理的主要技术要点:
以福建省某山区为例,该地区曾因长期采矿活动引发严重的崩岗问题。当地政府依据GBT 16453.6-1996的技术规范,采取了削坡减载和植被恢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经过两年的努力,崩岗区域的水土流失量减少了70%以上,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此外,崩岗治理还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例如,在治理后的土地上发展生态农业或旅游产业,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巩固治理成果。
总之,GBT 16453.6-1996为崩岗治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其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崩岗治理将更加高效、精准,为更多地区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