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煤中硒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及其相关产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in Coal -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D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415-1996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煤中硒含量测定的方法,即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这种方法通过将煤样品中的硒转化为可挥发的硒化氢(H₂Se),并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其浓度,从而实现对煤中硒含量的精确测定。这种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炭质量检测和环境保护领域。
强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的核心在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剂(如硼氢化钠)将硒离子还原为硒化氢气体。随后,这些气体被载气带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墨管中,在高温下分解为自由硒原子,通过检测其吸收特定波长光的能力来计算硒的含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排除其他元素的干扰,同时大幅提高检测精度。
以某大型煤矿为例,通过GBT 16415-1996标准检测发现,煤样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08 mg/kg,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这一结果表明,该煤矿生产的煤炭符合环保要求,同时也为后续的煤炭加工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此外,通过长期监测发现,不同矿区煤样的硒含量差异显著,这可能与地质条件及矿床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对煤中微量元素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加。GBT 16415-1996作为经典标准,仍将在煤炭质量控制和环境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开发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探索更多高效、低成本的前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