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用喷雾干燥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提取液或其他类似物料的喷雾干燥装置。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pray Drying Equipment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M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312-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中药用喷雾干燥装置的技术规范,旨在为中药生产提供标准化、高效化的设备支持。喷雾干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干燥工艺,在中药提取物和粉末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将液态物料雾化成微小颗粒并快速干燥,能够有效保持物料的活性成分,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装置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设计与功能。首先,它采用了高效的热风系统,确保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避免因局部过热导致的有效成分损失。其次,装置配备了精密的雾化器,可以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调整雾化参数,从而实现最佳的干燥效果。此外,该装置还具备良好的清洁性能,符合GMP(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保证了产品的卫生安全。
中药用喷雾干燥装置广泛应用于中药提取物、颗粒剂、胶囊原料以及中药饮片等产品的生产。例如,在中药提取物的生产中,喷雾干燥能够将液体提取物快速转化为粉末,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保留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据统计,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后,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而成本却仅增加了10%左右。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用喷雾干燥装置也在不断创新。近年来,一些企业开始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此外,针对环保需求,新型装置还采用了节能型热源和废气处理系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未来,喷雾干燥技术有望在更广泛的中药领域得到应用。例如,通过改进雾化器的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黏度和密度的物料;通过优化干燥腔体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和成品质量。这些创新将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