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制造
  • GBT 16251-199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GBT 16251-199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人类工效学工作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工作效率安全性
    15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61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工作系统设计中应遵循的人类工效学原则,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和降低工作中的风险。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和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Title:Ergonomics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work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80

  • 封面预览

    GBT 16251-199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 拓展解读

    GBT 16251-199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GBT 16251-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工作系统设计中人类工效学原则的标准。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优化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的交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这一标准的核心在于将人类的身体特征、心理需求以及行为习惯融入到系统设计之中。

    核心理念

    GBT 16251-1996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例如,它规定了操作界面的高度、按钮的位置以及显示器的亮度等参数,以确保使用者能够舒适地完成任务。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可调节性”原则,即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特点调整设备设置,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 身体尺寸与空间布局:标准建议工作台高度应适合大多数人的身高,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抬手操作。
    • 视觉与听觉舒适度:屏幕字体大小、颜色对比度以及声音分贝值都需符合人体感知的最佳区间。
    • 心理负荷最小化:减少复杂指令和冗余步骤,使操作更加直观易懂。

    实际应用案例

    以机场行李分拣系统为例,在未采用人类工效学设计之前,工作人员常因重复搬运重物而感到疲劳甚至受伤。引入 GBT 16251-1996 的相关规范后,企业对传送带高度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自动分拣装置,显著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据数据显示,改造后的系统不仅减少了工伤事故率 40%,还提升了整体分拣效率 30%。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工效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GBT 16251-1996 应当不断更新完善,吸收更多前沿研究成果,如虚拟现实技术如何辅助培训新员工、大数据分析能否预测潜在风险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项标准始终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6252-1996 成年人手部号型

    GBT 16251-2023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GBT 16411-1996 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

    GBT 16411-2008 家用燃气用具通用试验方法

    GBT 16411-2023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