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聚丙烯酰胺的命名原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聚丙烯酰胺产品的命名及分类。
Title:Nomenclature of Polyacrylam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12005.9-1992标准中聚丙烯酰胺命名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 12005.9-1992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聚丙烯酰胺产品的命名规则。这一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聚丙烯酰胺产品,为产品的分类和标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根据GB 12005.9-1992,聚丙烯酰胺的命名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例如,“C40-20”表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等级为40,水解度为20%。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造纸、石油开采等领域的化学品。由于其性能和用途多样,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明确区分。通过命名标准化,可以方便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提高行业内的沟通效率。
这三种类型的聚丙烯酰胺主要区别在于电荷性质:
具体选择取决于应用场景的需求。
分子量等级反映了聚丙烯酰胺聚合物链的长度。通常,分子量越高,其粘度越大,絮凝效果越强。GB 12005.9-1992将分子量分为多个等级,例如“40”、“60”等,具体等级需参考相关产品说明书。
水解度是指聚丙烯酰胺中阴离子基团的比例。水解度越高,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絮凝能力越强,但同时可能增加成本。因此,在选择时需根据具体需求平衡性能与经济性。
GB 12005.9-1992主要适用于工业用途的聚丙烯酰胺产品。对于特定领域(如食品级或医药级)的应用,可能需要额外遵循其他标准或法规。
未遵循该标准可能导致产品标识混乱,影响用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此外,这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导致产品质量纠纷或监管处罚。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产品命名,并提供清晰的产品规格说明。同时,建议定期接受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审核,以确保符合标准。
截至当前,GB 12005.9-1992仍然是有效的国家标准。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版本发布。建议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版本,以确保使用的规范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