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溴化法测定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Acrylamide Content in Polyacrylamide - Bromin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76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 12005.3-1989标准?
GB 12005.3-1989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溴化法测定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工业用聚丙烯酰胺产品,用于评估其安全性与质量。
为什么需要测定聚丙烯酰胺中的残留丙烯酰胺?
残留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有毒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测定其含量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对环境和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GB 12005.3-1989标准中的溴化法具体如何操作?
溴化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溴化法测定的关键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使用溴化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溴化法测定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溴化法是一种经典且可靠的测定方法,但其准确性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为提高可靠性,建议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并定期验证仪器设备的性能。
GB 12005.3-1989标准是否已被更新或替代?
目前,GB 12005.3-1989仍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测定方法出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案。
如果实验室不具备溴化法所需的设备,能否采用其他方法测定残留丙烯酰胺?
可以考虑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现代分析方法替代溴化法。这些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支持。
如何判断聚丙烯酰胺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GB 12005.3-1989标准,聚丙烯酰胺产品的残留丙烯酰胺含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测定结果低于限值的产品即视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