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苏州地区稻麦周年优质绿色高效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苏州地区稻麦两熟制的优质绿色高效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Green-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Rice-wheat Rotation in Suzhou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苏州地区稻麦周年优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TJAASS 63-2022)是指导当地稻麦种植的重要规范。本文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秸秆还田技术”方面的差异,并详细解析其应用方法。
在原版标准中,秸秆还田主要强调的是机械粉碎和直接翻耕入土的方式,但对具体操作细节和效果评估较少提及。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更加注重秸秆还田的质量控制和技术细节,提出了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首先,在实施前需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以及上一季作物残留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秸秆处理方式。例如,对于粘重土壤,建议采用分步式秸秆还田法,即先将秸秆切短至5-10厘米长度,再通过深松耕机进行翻埋作业;而对于沙质土壤,则可以适当增加秸秆覆盖厚度以改善保水性能。
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均匀撒布秸秆,并且控制好翻耕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左右。同时,为了促进微生物分解,可以在秸秆表面喷洒适量复合菌剂,加快腐解速度。此外,还需注意避免过度堆集导致局部缺氧环境形成,影响后续作物生长发育。
最后,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应定期监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病虫害发生状况。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则应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比如补充有机肥料或者采取物理防治手段等。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秸秆资源利用率,而且有效促进了稻麦生产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这不仅符合当前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也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