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表面活性剂粉体和颗粒休止角的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表面活性剂粉体和颗粒的流动性评价及相关质量控制。
Title:Surface Active Agents - Measurement of Angle of Repose for Powders and Gran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1986-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表面活性剂粉体和颗粒休止角测量的重要规范。这一标准为表面活性剂行业的生产、研发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休止角是衡量粉体或颗粒材料流动性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堆积特性及流动性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清洁用品、化妆品等领域。这些产品的性能与粉体或颗粒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测量休止角显得尤为重要。根据GB 11986-1989 的规定,休止角的测量方法包括固定漏斗法和倾斜平板法两种。固定漏斗法通过将粉体从漏斗中自然流出并形成锥形堆来测定角度;而倾斜平板法则需要将粉体放置于倾斜的平板上,观察其滑动时的角度。
休止角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量,它还反映了粉体的粒径分布、形状、表面性质等多方面特征。例如,粒径较小且表面光滑的粉体通常具有较低的休止角,表明其流动性较好。相反,粒径较大或表面粗糙的粉体则可能表现出较高的休止角。
例如,在洗衣粉生产中,如果粉体的休止角过高,可能导致混合不均或包装困难,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某知名日化企业曾因粉体流动性问题导致产品填充效率下降,经检测发现其表面活性剂粉体的休止角超过标准范围。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优化原料配比,并采用更高效的造粒技术,最终使休止角降至合理水平,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GB 11986-1989 还对测量设备的精度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漏斗的开口尺寸、平板的倾斜速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因此,企业在执行标准时需确保仪器校准到位,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
总之,GB 11986-1989 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测量方法,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