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排放管理、评价与控制。
Title:Environmental noise emission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site bounda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是中国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这一标准旨在规范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排放行为,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施工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该标准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根据标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声源类型的噪声排放限值有所不同。例如,在白天(6:00至22:00),噪声限值为70分贝;而在夜间(22:00至次日6:00),噪声限值则降低至55分贝。这些限值的设定综合考虑了人类听觉敏感度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要求。为了确保建筑工地噪声排放符合规定,需要在施工场界外1米处设置监测点,并采用连续1分钟的等效声级进行测量。此外,监测工作需避开风速超过5米/秒的天气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实际案例中,某大型城市地铁建设项目曾因夜间施工噪声超标受到居民投诉。通过引入GB 12523-2011标准,施工单位调整了施工计划,将高噪声作业安排在白天,并采取隔音屏障等降噪措施,成功将噪声水平降至合规范围内,赢得了周边社区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GB 12523-2011不仅关注噪声排放本身,还鼓励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例如,许多建筑企业开始研发低噪声设备,如电动挖掘机和静音混凝土泵车,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来源。同时,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也促使更多工地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跟踪噪声排放情况。
综上所述,GB 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规范。它不仅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推动建筑施工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