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YY 1116-2002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 1116-2002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生物相容性断裂强度降解性能灭菌
    15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材料、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学评价及包装标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外科缝线,用于手术或伤口闭合。
    Title:Absorbable Surgical Su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 封面预览

    YY 1116-2002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 拓展解读

    YY 1116-2002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 1116-200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标准。该标准为医疗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确保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 YY 1116-2002 标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后能够被组织逐渐吸收并降解的缝合材料。这类缝线主要分为天然来源和合成来源两大类:

    • 天然来源:如羊肠线、胶原蛋白线等,来源于动物组织。
    • 合成来源:如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及其共聚物等,由化学合成制备。

    标准的技术要求

    YY 1116-2002 对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性能符合临床需求。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物理性能:缝线的直径、长度、拉伸强度等需满足特定指标。
    • 生物相容性:缝线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引发免疫反应或炎症。
    • 吸收速率:不同类型的缝线需达到规定的吸收时间范围,以适应不同的手术需求。
    • 无菌要求:缝线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临床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因其无需二次拆线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使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 不同患者对缝线的吸收速度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某些缝线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异物反应,影响愈合效果。
    • 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实际生产中仍需克服技术难题。

    结论

    YY 1116-2002 标准为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有望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领域。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YY 1081-2011 医用内窥镜.内窥镜功能供给装置.冷光源

    YY 1116-2020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 1116-2010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T 0084.1-1992 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及其有关规定

    YYT 0084.1-2009 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及其有关规定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