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PBAT发泡体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PBAT为主要原料,通过发泡工艺制得的发泡体材料。
Title:TCIPR 063-2022 PBAT Foam Mate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X84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IPR 063-2022》中关于“PBAT发泡体密度测定方法”的变化为例进行详细解读。新旧版标准在密度测定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测试环境条件和试样制备要求方面。
根据新版标准规定,在进行密度测定前,试样需在23℃±1℃、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调节至少48小时。这一条件相比旧版标准更为严格,目的是确保试样的水分含量达到稳定状态,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旧版标准仅要求试样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即可,未对湿度做出具体规定,可能导致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误差。
对于试样制备,新版标准强调使用机械加工方式去除表面缺陷,并将试样的厚度控制在2mm至10mm之间。如果试样厚度超出此范围,则需要通过叠加或多层组合的方式调整至合适尺寸。同时,要求每组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且单个试样的质量不得低于0.5g。相比之下,旧版标准允许手工修整试样,并未限定厚度范围,也未对试样数量及单个质量提出明确要求,这使得试验结果可能受到人为操作影响较大。
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称重设备精度的要求,即天平的分度值应不大于0.001g,而旧版标准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这样的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TCIPR 063-2022》通过细化环境条件、规范试样制备流程以及提高设备精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了PBAT发泡体密度测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这些改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严谨的操作指南,同时也为行业产品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