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牙科用金属-陶瓷体系的匹配性试验方法,包括热膨胀系数测定、界面结合强度测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评价牙科修复体中金属与陶瓷材料之间的匹配性能。
Title:Dentistry - Tests for compatibility - Part 1: Metal-ceramic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与YY 0621.1-2016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YY 0621.1-201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牙科学领域的一项标准,主要规定了金属-陶瓷体系在牙科修复体中的匹配性试验方法。该标准旨在确保金属基底冠与陶瓷层之间的结合强度符合临床要求,从而提高修复体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金属-陶瓷体系的匹配性试验是为了验证金属基底冠与陶瓷层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如果结合力不足,可能导致陶瓷层脱落或开裂,影响修复体的功能和美观。此外,不合适的匹配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其他健康风险。
标准要求金属基底冠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机械性能。陶瓷材料则需具备高强度、高韧性以及与金属的良好结合能力。此外,金属与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应尽量接近,以减少因热应力导致的结合失效。
如果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需要重新设计金属-陶瓷体系,调整材料组合或优化加工工艺。例如,可以通过改进表面处理技术(如喷砂、酸蚀)来增强结合力。同时,应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复测,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金属-陶瓷复合结构的牙科修复体,但并不涵盖全瓷修复体或其他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场景。对于其他类型的修复体,应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除了通过试验验证其物理化学性能外,还需结合临床经验评估其适用性。例如,金属-陶瓷修复体应满足患者的咬合力需求、美观要求以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此外,还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如过敏史)。
目前YY 0621.1-2016尚未发布更新版本,但随着牙科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对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材料和技术要求。建议关注相关行业动态和标准更新信息。
是的,试验过程需要使用专业的力学测试设备(如拉伸机、剪切机)和热循环装置。此外,还需要配备精密的测量仪器(如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界面微观结构。因此,建议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实验室完成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