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铌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纯铌中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包括铝、钙、铁、镁、硅、钛等多种元素。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high purity niobium—Determination of trace impurity element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896-201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高纯铌材料中痕量杂质元素测定的标准,其核心在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高纯铌中的痕量杂质元素进行精确分析。高纯铌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以及导电性能,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及电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痕量杂质的存在可能显著影响其性能,因此,制定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质谱仪作为质量分析器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将样品雾化并引入等离子体炬中,使样品原子被激发为离子,随后利用质谱仪分离和检测不同质量数的离子。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痕量杂质元素的定量分析。
高纯铌中常见的痕量杂质元素包括铁、铝、硅、氧等。这些元素虽然含量极低,但对铌材料的性能有深远影响:
通过YST 896-2013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这些杂质元素的含量,确保高纯铌材料的质量。
以某大型核电站为例,其关键设备中使用的高纯铌材料需满足严格的杂质控制要求。通过采用YST 896-2013标准,技术人员成功检测出某批次材料中铁含量超标,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达到99%以上,远超传统分析手段。
总之,YST 896-2013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高纯铌材料的质量控制水平,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