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铼酸铵中铍、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铜、锌、钼、铅、钨、钠、锡、镍、硅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铼酸铵产品中上述元素含量的测定。
Title:Ammonium Perrhenate -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 Determination of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um, Potassium, Calcium, Titanium, Chromium, Manganese, Iron, Cobalt, Copper, Zinc, Molybdenum, Lead, Tungsten, Sodium, Tin, Nickel, and Silicon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833-2020 是一项关于铼酸铵化学分析的重要国家标准,其核心在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铼酸铵中多种元素的含量。这些元素包括铍、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铜、锌、钼、铅、钨、钠、锡和镍,以及硅量。这项标准为铼酸铵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ICP-AES 是一种先进的光谱分析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感应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将样品原子化并激发,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辐射。通过对这些光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各元素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多元素同时测定。
在某大型化工企业的铼酸铵生产过程中,采用 YST 833-2020 标准对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测。通过 ICP-AES 技术,技术人员成功测定了样品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例如,在一次检测中发现样品中的铅含量略高于标准限值,企业立即调整生产工艺,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YST 833-2020 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铼酸铵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作为关键的技术手段,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为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