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土镍矿中磷量的测定方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红土镍矿中磷含量的测定,范围通常为0.01%至1.00%。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of lateritic nickel ore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us content - 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FAQ旨在解答关于YST 820.4-2012标准中磷量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的相关问题。
YST 820.4-201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专门用于红土镍矿中磷含量的测定。其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为实验室提供了精确测量磷含量的技术指导。
钼蓝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磷酸根离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随后在特定条件下被还原为钼蓝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可计算出磷的含量。
为了确保准确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常见的干扰元素包括铁、硅等。可以通过加入掩蔽剂(如草酸)来消除这些元素的影响,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空白试验用于校正仪器的基线漂移和试剂的背景吸收,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标准要求,测定结果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通常情况下,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小于5%。
虽然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如果没有设备,可以考虑使用重量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但这些方法的精度可能不如分光光度法。
可以采用其他独立的化学分析方法(如ICP-AES)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