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土镍矿中化合水量的测定方法——重量法。本文件适用于红土镍矿中化合水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lateritic nickel ore - Part 25: Determination of combined water content -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YST 820.25-2012 标准中测定红土镍矿化合水量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回答: YST 820.25-201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用于指导红土镍矿中化合水量的测定。该标准采用重量法,通过精确称量样品在特定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化合水量。
回答: 化合水量测定的原理是基于样品在高温下失去结晶水或吸附水的质量变化。具体步骤为:将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105℃~110℃),使水分完全蒸发,然后通过前后质量差计算出样品中的化合水量。
回答: 恒重操作是为了确保样品容器的质量稳定,避免因容器质量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通常需要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02g。
回答: 样品需在设定温度下反复加热、冷却、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02g,即可认为达到恒重状态。
回答: 测定结果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即样品中化合水量占总质量的比例。公式为: (m1 - m2) / m1 × 100%
,其中 m1
为样品原始质量,m2
为去除水分后的质量。
回答: 如果样品中含有其他挥发性物质(如有机物或其他易挥发成分),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尽量选择纯度较高的样品,并注意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
回答: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红土镍矿,包括氧化型红土镍矿和混合型红土镍矿。但需注意,对于某些特殊矿种,可能需要调整测试条件。
回答: 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对比、使用标准参考物质等方式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也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