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红土镍矿中钙、钴、铜、镁、锰、镍、磷和锌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红土镍矿及其相关产品中上述元素的定量分析。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ateritic nickel ore - Part 10: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balt, copper, magnesium, manganese, nickel, phosphorus and zinc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2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YST 820.10-2012标准,探讨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红土镍矿中钙、钴、铜、镁、锰、镍、磷和锌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在矿物资源分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红土镍矿是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之一,其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为了确保矿石品质及后续加工工艺的优化,需要对其中的关键元素进行精确测定。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等问题,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ICP-AES技术通过将样品溶液引入高温等离子体中实现原子化,并利用特定波长的光谱特征来定量分析目标元素。本研究采用符合YST 820.10-2012标准的仪器设备,包括高性能ICP光源系统以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
通过对多个批次红土镍矿样品的测试表明,ICP-AES法能够稳定地检测出钙、钴、铜、镁、锰、镍、磷和锌等关键元素的含量。与传统湿法化学分析相比,该方法不仅大幅缩短了分析时间,还显著提高了检测精度,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同时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YST 820.10-2012标准的ICP-AES技术为红土镍矿中钙、钴、铜、镁、锰、镍、磷和锌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该方法在其他复杂矿石体系中的应用潜力,以推动矿物资源分析领域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