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用钢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钢铁工业副产品钢渣为原料,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材料。
Title:City Road Steel Slag
中国标准分类号:Q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SA 120-2021《城市道路用钢渣》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与更新。其中,关于钢渣中可溶性硫酸盐含量的规定变化尤为显著,这一指标直接影响到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长期稳定性及耐久性。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钢渣中可溶性硫酸盐(以SO₃计)的含量并未有明确限制,仅笼统要求其不应影响工程质量。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钢渣中可溶性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3.0%。这一修改基于近年来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过高的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可能导致钢渣材料在潮湿环境下发生体积膨胀,进而引发道路结构破坏。
那么如何准确测定钢渣中的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呢?首先需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钢渣样品,并将其粉碎至粒径小于75μm。接着按照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的规定步骤操作:将试样溶解于蒸馏水中,在特定条件下过滤分离杂质后,利用离子色谱仪或者比浊法测量溶液中SO₄²⁻浓度,最后换算得出SO₃含量。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等参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此外,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该指标的影响。例如当环境湿度较高且存在硫酸盐侵蚀风险时,应优先选用符合甚至低于上述限值要求的钢渣产品;而对于一般地区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要求,但仍需保证其不会对整体路面质量构成威胁。
总之,通过引入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以及规范化的检测手段,《城市道路用钢渣》新标准有效提升了钢渣材料的安全性和适用范围,为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