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变形铝及铝合金扁铸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制造变形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扁铸锭。
Title:Deformable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Flat Ing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YST 590-2006标准中变形铝及铝合金扁铸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答案: YST 590-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变形铝及铝合金扁铸锭的标准,主要规定了这类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铝及铝合金为原料生产的扁铸锭,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
答案: 根据YST 590-2006标准,扁铸锭的化学成分需符合相应牌号(如1xxx、2xxx、3xxx等)的规定。例如,对于1xxx系列的铝扁铸锭,其纯度要求较高,杂质元素含量需严格控制;而对于2xxx系列,则需要保证铜和镁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具体化学成分要求可参考标准中的附录。
答案: YST 590-2006对扁铸锭的尺寸公差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扁铸锭的厚度和宽度公差取决于其规格大小,通常允许的公差范围为±2%至±5%之间。此外,表面平整度也有要求,不得出现明显的波浪或凹凸不平现象。
答案: 判断扁铸锭质量是否合格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答案: YST 590-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而国际上常用的类似标准包括ISO 20252等。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和技术细节上。例如,YST 590-2006更注重与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匹配,而ISO标准则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此外,在某些性能指标上,YST标准可能更为严格。
答案: 扁铸锭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