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炭阳极生产过程中对煅后石油焦粒度分布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Title:Test Methods for Calcined Petroleum Coke Used in Carbon Anodes - Part 12: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YST 587.12-2006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的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 YST 587.12-2006 标准主要用于炭阳极生产过程中对煅后石油焦的粒度分布进行检测。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需要精确控制石油焦粒度分布的场合,例如铝电解用炭阳极的制造过程。
回答: 粒度分布直接影响炭阳极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通过测定粒度分布,可以确保煅后石油焦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从而提高炭阳极的整体性能。
回答: 取样时需遵循以下步骤:
回答: YST 587.12-2006 标准推荐以下两种主要方法:
回答: 在每次实验前,需按照以下步骤校准仪器:
回答: 测定结果通常以粒度分布曲线或表格形式表示,包括以下内容:
回答: 若测定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需采取以下措施:
回答: 判断重复性的方法如下:
回答: 是的,除了 YST 587.12-2006 外,还可参考以下标准:
回答: 实验结束后,需按照以下步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