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高碘酸钠(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镍基合金粉中锰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镍基合金粉中锰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1%~0.5%。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based alloy powder—Part 5: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ith sodium (potassium) periodate oxid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539.5-2009是中国针对镍基合金粉末化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其中第五部分专门规定了通过高碘酸钠(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锰含量的方法。这一标准为镍基合金粉末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材料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高碘酸钠(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和光学检测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碘酸盐将样品中的锰离子氧化成高锰酸根离子,随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锰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特别适合用于微量锰元素的检测。
以某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为例,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镍基合金粉末中锰的含量,以确保产品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机械强度。通过采用YST 539.5-2009标准中的方法,该企业成功实现了对锰含量的精准控制。例如,在一批次检测中,他们发现某批次粉末的锰含量略高于标准值,立即调整生产工艺,避免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产品报废。
锰作为镍基合金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耐腐蚀性、硬度和韧性。过多的锰可能导致合金脆化,而过少则可能削弱其抗氧化能力。因此,精确测定锰含量对于优化合金性能至关重要。
YST 539.5-2009标准中的高碘酸钠(钾)氧化分光光度法为镍基合金粉末中锰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随着新材料研发的不断推进,这一方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