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铅、锌原矿和尾矿中金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火试金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硫代米蚩酮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铜、铅、锌原矿和尾矿中金量的化学分析。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lead and zinc ores and tailings - Determination of gold content by fire assay concentration-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thiomicarton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53.1-1992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铜、铅、锌原矿和尾矿中金含量测定的标准。这项标准主要通过火试金富集技术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以及硫代米蚩酮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金的含量。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为矿产资源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火试金富集技术是一种经典的金含量测定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高温将样品中的金元素富集到金属铅珠中。这种方法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够显著提高金的检测信号强度。例如,在某矿业公司对一批铜矿石进行检测时,通过火试金富集技术,成功将原本难以检测的微量金元素浓缩至可测量水平,从而确保了后续分析的精确性。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将样品溶液雾化后导入高温火焰中,使金原子被激发并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谱线。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以某铅锌矿为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金含量为0.8ppm,与传统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硫代米蚩酮分光光度法则是基于金离子与硫代米蚩酮形成有色络合物的原理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金的测定,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一次锌尾矿检测中,通过该方法测得金含量为0.5ppm,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复杂矿样分析中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YST 53.1-1992标准通过多种先进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为铜、铅、锌原矿及尾矿中金含量的准确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这一标准不仅推动了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科技进步,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