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混合铅锌精矿中二氧化硅量的测定方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混合铅锌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0%~15.00%。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blended lead-zinc concentrate—Part 5: Determination of silica content—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461.5-201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文件的一部分,其中第五部分专门规定了通过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这一标准为检测混合铅锌精矿中的二氧化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钼蓝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硅与钼酸铵和硫酸反应生成硅钼杂多酸,随后被还原剂(如抗坏血酸)还原为蓝色的钼蓝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二氧化硅是混合铅锌精矿中常见的杂质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精矿的质量和后续冶炼工艺的效果。例如,在铅锌冶炼过程中,过高的二氧化硅含量会导致炉渣粘度增加,影响冶炼效率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因此,精确测定二氧化硅含量对于优化生产工艺至关重要。
尽管钼蓝分光光度法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试剂纯度对结果的影响、仪器校准精度要求高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选用高质量的试剂,并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验。
综上所述,YST 461.5-2013标准不仅为混合铅锌精矿的二氧化硅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这一方法有望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