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银精矿中砷量和铋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使用、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银精矿中砷和铋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d bismuth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YST 445.3-2001 标准中银精矿中砷量和铋量测定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回答: YST 445.3-2001 是中国国家行业标准,规定了银精矿中砷量和铋量的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银精矿样品中砷和铋含量的测定,是行业内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回答: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并充分混合均匀。通常采用机械破碎或研磨的方式将样品粉碎至一定粒度(一般为200目),然后通过四分法缩分至所需重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回答: 测定砷量时,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硝酸、盐酸、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等。这些试剂用于氧化样品中的砷元素,并将其转化为可检测的形式。
回答: 在测定铋量时,可能受到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为减少干扰,通常需要加入掩蔽剂(如柠檬酸铵)来掩蔽铁、铝等干扰元素,并通过控制酸度条件来优化测定环境。
回答: 判断测定结果是否准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回答: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标准范围,首先应检查实验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错误,例如试剂纯度、仪器校准、样品制备等环节。如果确认无误,则可能是样品本身存在问题,建议重新采样并重新测定。
回答: YST 445.3-2001 主要适用于常规银精矿的分析,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银精矿(如含有高浓度杂质或难溶解成分的样品),可能需要调整分析方法或增加预处理步骤。
回答: 定期校准仪器是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仪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漂移或误差,因此需要通过标准物质校准仪器,以消除这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