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挤压扁棒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扁棒。
Title: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Extruded Flat B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439-2001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挤压扁棒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常见问题解答。
YST 439-2001 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通过挤压工艺生产的扁棒产品。这些扁棒主要用于建筑结构、交通运输、电子电气等领域。
根据 YST 439-2001,扁棒的尺寸公差分为普通级和高精级两种。具体要求如下:
标准中明确规定,铝及铝合金挤压扁棒的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氧化皮、气泡、夹杂物等缺陷。允许存在轻微的划痕或压坑,但深度不得超过厚度公差的一半。
力学性能是衡量扁棒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具体要求如下:
这些性能指标通常通过拉伸试验进行检测。
是的,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牌号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范围。例如,6063 系列铝合金的主要成分包括硅(Si)、镁(Mg)等元素,其含量需符合表中的规定。
选择合适的牌号需要考虑实际应用需求。例如:
建议在选择时参考标准中的具体牌号要求。
标准要求扁棒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损伤。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防腐蚀功能。此外,扁棒上应清晰标注生产厂名、牌号、规格、批号等信息。
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供应商。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重新检验或更换不合格产品。必要时,可依据标准进行仲裁检验。
不是。标准仅适用于通过挤压工艺生产的扁棒,而不适用于其他加工方式(如轧制、锻造)生产的扁棒。
目前 YST 439-2001 是现行有效的版本,但标准可能会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建议定期查阅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