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的技术要求及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有色金属矿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环节。
Title:Non-ferrous Metal Mineral Products - Packaging, Mark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H60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418-1999是中国针对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有色金属矿产品的流通环节,确保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从而保护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物流链中各方的利益。标准涵盖了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到运输方式的优化,再到储存环境的要求,为行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在有色金属矿产品的流通中,包装和标志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强有效的包装不仅能防止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物理损伤,还能避免因化学反应导致的质量下降。例如,铝土矿等易吸湿的矿产品需要采用防潮包装,以减少水分对品质的影响。此外,标准要求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重量、生产日期等信息,这不仅便于识别,也为后续的运输和储存提供依据。
运输是矿产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而YST 418-1999对运输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对于长距离运输,应优先选择密封性良好的集装箱,以防止矿产品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运输过程中需采取防震、防撞措施,避免因颠簸导致矿产品破损或散落。
储存环境直接影响矿产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标准强调,矿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库存状况。例如,锌精矿容易氧化,因此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保持仓库内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YST 418-1999标准通过系统化的规定,为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效率,还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推动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