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硫精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硫铁矿为原料,经选矿或其他方法制得的硫精矿。
Title:Sulphide Concentr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337-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硫精矿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YST 337-2009 的全称是《硫精矿》,这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硫精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根据 YST 337-2009 标准,硫精矿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根据 YST 337-2009,硫含量的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需严格按照标准中的实验条件执行。
水分含量的控制对于硫精矿的运输和储存至关重要。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并非所有硫精矿都适用 YST 337-2009 标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以黄铁矿(FeS₂)为主要成分的硫精矿,而不适用于其他来源的硫精矿(如硫酸盐矿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明确硫精矿的具体来源。
硫精矿的粒度分布直接影响后续加工过程的效率。粒度过细可能导致输送困难,而粒度过粗则可能影响浮选效果。因此,标准中对粒度分布提出了明确要求,通常要求 80% 的颗粒通过 200 目筛网。
硫精矿中的重金属(如砷、铅、镉等)含量超标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
因此,标准中对这些元素的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
根据 YST 337-2009,硫精矿的包装和标志需包含以下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来源。
硫精矿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硫精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