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铅精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铅矿石为原料生产的铅精矿,主要用于提取金属铅及其化合物。
Title:Lead Concentr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H6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319-200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铅精矿的标准,用于规范铅精矿的质量检测与评估。以下是该标准的常见问题解答。
YST 319-2007 标准规定了铅精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铅精矿的质量稳定,满足冶炼厂的需求。
根据 YST 319-2007 标准,铅精矿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铅含量的检测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体操作步骤需严格按照 YST 319-2007 中的试验方法进行。
铅精矿中的杂质如砷、铁等若含量超标,可能会影响冶炼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增加能耗,甚至对设备造成腐蚀或损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杂质的含量。
根据 YST 319-2007 标准,铅精矿应使用防潮、防污染的包装材料,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和雨淋。此外,运输工具需保持清洁,防止与其他化学品混装。
铅精矿的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出厂检验为逐批检验,型式检验则在特定情况下进行。每批产品需提供质量合格证明书,内容包括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粒度分布直接影响铅精矿的加工性能和冶炼效率。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粒径范围的比例要求,例如 80% 的颗粒需通过某一筛孔尺寸。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精矿在后续处理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该标准适用于铅精矿的生产和贸易,尤其适用于铅矿石选矿后得到的铅精矿产品。冶炼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商均可参考此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如果铅精矿不符合标准,应立即停止销售或使用,并重新进行加工或筛选,直至达到标准要求。同时,需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YST 319-2007 属于推荐性行业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冶炼企业和矿山企业将其作为强制性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