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含金物料氰化浸出锌粉置换提金工艺中理论回收率的计算方法及步骤。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氰化浸出和锌粉置换工艺提取黄金的过程中的理论回收率计算。
Title: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oretical Recovery Rate for Gold Extraction by Cyanide Leaching and Zinc Powder Displacement Pro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YST 3006-2011 含金物料氰化浸出锌粉置换提金工艺理论回收率计算方法”中,通过灵活调整工艺参数和优化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原料特性,适当调整氰化钠溶液的浓度范围,避免过高的药剂消耗。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浓度区间,从而减少药剂浪费。
通过监测浸出过程中金的溶解速率,缩短不必要的长时间浸出过程。合理设置浸出时间,既保证回收率,又降低能耗。
引入在线检测设备,实时监控置换槽中的金离子浓度,并据此动态调整锌粉添加量,避免过量投加导致的成本增加。
选用高效过滤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固液分离效率,减少滤渣中残留金的损失。
将部分浸出后的液体经过处理后重新用于浸出工序,减少新药剂的投入,同时降低废液处理成本。
对含金物料进行充分的破碎和研磨,确保物料粒度均匀,提高后续浸出反应的效率。
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整个提金工艺的关键参数(如温度、pH值)进行精准调控,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艺稳定性。
在置换过程中分阶段收集金颗粒,避免一次性大量置换导致设备堵塞或效率下降,提高回收率。
对浸出后的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提取其中的其他金属成分,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
定期检查和维护关键设备(如搅拌器、过滤机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