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钴中铝、锰、镍、铜、锌、镉、锡、锑、铅、铋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钴化学分析中上述元素的定量测定。
Title:Cobalt -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 Part 17: Determination of aluminum, manganese, nickel, copper, zinc, cadmium, tin, antimony, lead and bismuth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281.17-2011 是一项关于钴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其中第17部分专门用于测定钴中多种金属元素(如铝、锰、镍、铜、锌、镉、锡、锑、铅和铋)的含量。这项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技术,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冶金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ICP-MS 技术通过将样品引入高温等离子体中实现原子化,随后利用质谱仪检测不同元素的质量数,从而实现对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精确测定。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这些特点使得 ICP-MS 成为钴及其合金分析的理想选择。
本标准中涉及的金属元素各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和检测意义: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精准测定,可以优化钴合金的性能并满足特定工业需求。
某知名电池制造企业曾使用 YST 281.17-2011 标准对其生产的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检测。通过 ICP-MS 分析发现,样品中的镉含量略高于预期,经调整生产工艺后,镉含量降至标准范围内。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在航空航天领域,钴基高温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涡轮叶片制造。通过 ICP-MS 的精确测定,工程师能够有效控制合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确保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YST 281.17-2011 标准结合了先进的 ICP-MS 技术,为钴及其合金的多元素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标准不仅推动了钴材料的广泛应用,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项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