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精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本文件适用于钨精矿,主要用作冶炼金属钨或制备钨化合物的原料。
Title:Tungsten Concentrate -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H6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231-200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钨精矿的标准文件,旨在规范钨精矿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钨精矿是钨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其品质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产品的性能。因此,这一标准对于保障钨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钨精矿的基本定义与分类是理解YST 231-2007的核心内容之一。钨精矿是指通过选矿工艺从含钨矿石中提取出的高品位钨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三氧化钨(WO₃)和其他杂质。根据其用途和化学性质的不同,钨精矿可以分为冶金级和化工级两大类。冶金级主要用于生产金属钨,而化工级则用于制造硬质合金和催化剂等产品。
其次,YST 231-2007对钨精矿的检测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指标涵盖了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例如,标准明确指出,钨精矿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同时对砷、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设定了严格的上限值。这种科学严谨的检测体系确保了钨精矿的质量稳定性,为下游产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还强调了检测方法的标准化。例如,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WO₃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重金属成分。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以某大型钨矿企业为例,通过严格执行YST 231-2007标准,其生产的钨精矿合格率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和高端制造业需求的增长,钨精矿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和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为此,各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探索低品位矿石的高效提取技术。例如,澳大利亚某矿业公司通过改进浮选工艺,成功将尾矿中残留的钨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综上所述,YST 231-2007作为钨精矿领域的权威标准,不仅规范了产品质量,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仍需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