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固液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碲中铜量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碲材料中铜含量的测定,铜含量范围一般为0.001%~0.5%。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ellurium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 Solid-liquid separation-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列表
YST 227.6-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用于碲化学分析中铜含量的测定。它规定了通过固液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含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适用于各种含碲样品中铜的定量分析。
固液分离是该方法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样品中的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分离,从而确保仅对溶液中的铜进行准确测量。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避免固体颗粒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干扰,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在测定铜时,样品溶液被引入火焰中,铜原子被激发后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仪器通过检测吸收强度来计算铜的浓度。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溶解性较好的含碲样品。对于某些难溶或复杂基质的样品,可能需要额外的前处理步骤(如酸消解)以确保样品完全溶解并达到测定要求。
虽然还有其他方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可以用于铜含量测定,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本标准中被推荐为首选方法。
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滤液是否清澈无悬浮物,或者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滤液中是否存在未溶解的固体成分来判断分离是否彻底。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仪器检测范围,可以采取稀释样品溶液的方式重新测定。同时,确保稀释倍数适当,以保证稀释后的浓度落在仪器的线性范围内。
是的,标准中详细列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参数(如波长、燃烧器高度、燃气流量等),以及样品制备和测定的具体步骤,供用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