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冶炼用铜废料中烧失量的测定方法——称量法。本文件适用于冶炼用铜废料中烧失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crap for smelting - Determination of loss on ignition -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1173-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冶炼用铜废料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其中特别涉及烧失量的测定。烧失量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材料中挥发性成分或水分被去除后质量减少的比例。这一指标对于评估冶炼用铜废料的质量和纯度至关重要。标准中采用称量法作为测定手段,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称量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精确称量样品在高温下的质量变化来计算烧失量。具体步骤包括样品的准备、称重、加热以及再次称重。首先,需要将铜废料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破碎和均匀化,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其次,在高温炉中对样品进行加热,通常温度设定在800°C以上,以确保挥发性物质完全逸出。最后,通过对比加热前后样品的质量差异,即可计算出烧失量的具体数值。
烧失量的测定不仅能够反映铜废料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还能间接反映其杂质水平。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烧失量的数据直接影响冶炼工艺的设计和优化。例如,在某大型冶炼厂的实际案例中,通过对铜废料进行烧失量测定,发现部分批次废料的烧失量远高于标准值,这表明废料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或其他易挥发成分。通过调整进料配比和工艺参数,工厂成功提高了冶炼效率并降低了能耗。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冶炼行业对铜废料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新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如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使得烧失量的测定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并提高自动化程度,仍然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不同地区和企业对于标准执行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需要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标准的统一实施。
综上所述,YST 1173-2017标准为冶炼用铜废料的化学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而称量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信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将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