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藏高原生态草种种质资源抗紫外线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草种种质资源的抗紫外线能力评价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valuation of Ultraviolet Resistance of Ecological Grass Germplasm Resourc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XCY 004-2022《青藏高原生态草种质资源抗紫外线评价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上进行了优化。其中,抗紫外线能力评价指标的变化尤为显著。
以“光合色素含量测定”这一关键指标为例,新标准采用了更加精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替代传统的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量化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具体浓度,从而更真实反映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抗紫外线损伤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需要采集待测草种的叶片样本,并迅速置于液氮中冷冻保存,防止内源酶对色素造成降解。随后将样品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提取液(如丙酮与甲醇混合溶液),充分震荡后静置一段时间,使色素完全溶解。接着通过高速离心去除不溶性杂质,取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确保进样时无颗粒物堵塞色谱柱。
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组合,设定好检测波长(通常为665nm、649nm和470nm),即可获得不同光合色素的峰面积数据。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组分的浓度,进而评估该草种的抗紫外线性能。这种定量分析方法不仅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还为筛选耐紫外辐射的优良草种种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