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中电子号码簿的客体类别选集的定义、结构和使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OSI模型的电子号码簿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Electronic Directory: Object Class Sel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DT 808-1996 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关于信息技术的标准,其全称是《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电子号码簿:客体类别选集》。这一标准主要定义了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电子号码簿所涉及的客体类别及其选集规则。它为信息交换和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提供了基础框架,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在YDT 808-1996中,“客体类别”指的是电子号码簿中需要被管理和处理的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与检索,标准对这些客体类别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规范。例如,强类型的数据如固定格式的电话号码和弱类型的数据如自由文本的备注信息,都被明确区分并赋予不同的处理方式。
“选集规则”是指根据特定需求从客体类别中选择合适的组合以满足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在企业通讯录中,可能只需要显示员工的名字和办公电话;而在客户服务场景下,则可能需要更多详细信息,如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等。通过合理的选集规则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冗余,提高查询效率。
以某大型跨国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万名员工,日常工作中频繁发生跨部门协作以及国际交流的情况。为了提升沟通效率,该公司采用了符合YDT 808-1996标准的电子号码簿系统。通过灵活运用选集规则,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定制个性化的通讯列表,例如管理层仅需查看关键联系人的紧急联系方式,而普通员工则可获取完整的内部通讯录。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此标准开发的应用程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微信小程序中的“查找朋友”功能,就利用了类似的理念来优化用户搜索体验。通过对大量用户数据进行科学分类与筛选,使得查找过程更加精准快捷。
综上所述,YDT 808-1996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明确客体类别与选集规则,为构建高效可靠的通信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相信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