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然富硒农用地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天然富硒农用地的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ly Selenium-Rich Agricultural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125-2022天然富硒农用地评价规范》相较于旧版,在评价指标体系上有了显著变化。其中,土壤硒含量的分级标准是理解该标准的关键之一。新标准中,土壤硒含量被划分为五个等级:低硒、中低硒、中硒、中高硒和高硒,这一划分更加细化,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土地的富硒特性。
以中硒等级为例,其土壤有效硒含量范围设定为0.4至0.8 mg/kg。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代表性土壤样本,并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测定其有效硒含量。当检测结果落入此区间时,即可初步判定该地块属于中硒级别。
接下来,还需结合地块的其他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以及作物种植历史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例如,在年降水量适中且排水良好的区域,中硒土壤更容易培育出富含硒元素的优质农产品。此外,长期监测显示,在中硒环境中种植的大米、茶叶等作物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因此,依据TZNZ 125-2022标准,对于确定为中硒级别的农用地,在规划农业生产时应优先考虑发展特色富硒农业产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这类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指导方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