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通信
  • YDT 538-1992 中西文电传打字机技术要求

    YDT 538-1992 中西文电传打字机技术要求
    电传打字机技术要求通信设备中西文性能指标
    8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2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西文电传打字机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质量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符合国际电信联盟建议的中西文电传打字机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and Western Telegraph Prin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 封面预览

    YDT 538-1992 中西文电传打字机技术要求
  • 拓展解读

    YDT 538-1992 中西文电传打字机技术要求

    YDT 538-1992 是一项关于中西文电传打字机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此类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性能要求。这项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具有重要意义,为当时的信息通信技术提供了基础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标准虽然已逐渐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但它在当时的通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要求的核心内容

    YDT 538-1992 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机械性能:包括打字机的打印速度、字符质量、按键灵敏度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 电气性能:涉及电源适应性、抗干扰能力以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这些要求确保了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 软件兼容性:支持多种语言字符集,尤其是中文和英文的兼容性,是该标准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西文电传打字机的实际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中西文电传打字机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新闻媒体等领域。例如,在新华社的新闻报道工作中,这种设备能够快速将中文稿件转换为电报形式,实现跨区域的信息传递。据统计,仅在1990年,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中西文电传打字机数量就超过了5万台。

    与现代技术的对比

    尽管 YDT 538-1992 标准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与现代通信技术相比,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例如,现代的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不仅实现了更快的信息传输速度,还支持多媒体内容的发送。相比之下,中西文电传打字机的功能显得单一且效率较低。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YDT 538-1992 作为我国早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标志着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YDT 530-1992 铜芯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高频局用对称电缆

    YDT 547-1992 会议电话汇接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548-1992 会议电话分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554-1992 载波系统通路变频级基本技术要求

    YDT 553-1992 载波系统基群变频级基本技术要求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