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通信基站基础设施中供电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电源设备、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监控系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通信基站供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nfrastructure - Part 2: Power Supply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YDT 3568.2-2020
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采用模块化电源设备,可根据实际负载需求动态调整模块数量,避免资源浪费。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还降低了初期投资成本。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供电数据并自动调节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能源分配,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整体效率。
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电网形成互补供电模式。根据天气条件灵活切换能源来源,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
合理规划备用电池的容量和数量,确保在停电情况下维持关键设备运行的同时,避免过度储备导致的资金浪费。
在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采用分布式供电布局,将大型集中式供电站改为多个小型站点,减少长距离输电损耗并提升响应速度。
与周边其他基站或设施共享储能设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单个站点的储能建设成本。
建立定期维护机制,并结合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预测性检修,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避免突发故障导致的经济损失。
与供应商签订灵活的采购合同,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备采购量,避免因过量采购而增加库存压力。
逐步替换老旧高耗能设备为新型节能设备,虽然初期投入较高,但长期来看可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利用远程操作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减少现场人工干预的需求,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