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三峡库区范围内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Drawdown Zon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以《TCQSES 02-2022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指南》中新旧版本中关于植物选择部分的变化为例进行解读。在旧版标准中,植物选择主要依据的是植物的耐淹性、生长速度以及经济价值,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更加强调了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多样性。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植物的选择更多地关注其是否能够快速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提供牧草资源等。然而,这种单一化的选择标准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相比之下,新版标准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植物选择原则。首先,它要求优先选用本地物种,因为本地物种适应性强,与当地生态环境更加契合,有助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其次,强调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构建多层次的植被结构,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还特别重视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比如促进有益昆虫栖息、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等生态服务功能。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项目团队在实施消落带生态修复时,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进行了植物配置。他们选择了包括柳树、乌桕在内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用于构建稳定的林冠层;辅以黄荆、胡颓子等耐湿灌木形成中间层;再搭配狗牙根、白茅等草本植物覆盖地表。这样的组合不仅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显著提升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TCQSES 02-2022》对植物选择标准的调整体现了从单纯追求防护效果向注重生态效益转变的理念升级。这一变化对于推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类似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